(本系列内容摘录自 https://www.youtube.com/@Refold/ 中 Matt 参与的问答。因内容由语音转录翻译而成,文本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Q:
我处于 Refold 的 2B 阶段,对此有些疑问。如果我在看两个系列,一个比另一个更容易理解,比如《精灵宝可梦》和《火影忍者》。我想选择一个加目标语言字幕看,另一个不加字幕看,那么我应该给哪个加字幕呢?是容易的那个(宝可梦),还是难的那个(火影忍者)?这样做有好处吗,还是我应该混合使用目标语言字幕和无字幕,或者两者都用?”
A:
是的,这确实是个好问题。我会说这实际上可能取决于你的水平。
基本上,如果两者对你来说都不能完全理解,那么我建议你看那个更容易的(宝可梦),加上目标语言字幕。但是,如果两者你都觉得挺容易理解,并且挑战性不大,那么你应该看那个更具挑战性的(火影忍者),加上目标语言字幕,而另一个(宝可梦)则不加字幕(raw)。
这基本上是因为,我认为这也和精读式沉浸 (intensive immersion) 与自由流动式沉浸 (free flow immersion) 的概念有些吻合。基本上,当你带字幕观看时,你有更好的机会去真正地处理材料,并将你在该语言上的前沿 (cutting edge) 向前推进。我是这么想的,对吧?因为你可以看到有哪些词,你有机会去查词,并且你能理解的总量会更多。
所以,如果你处于这样一个区域,即没有任何东西是真的那么容易理解,你无论接触什么材料都还在挣扎,那么你应该使用那个更容易理解的材料,并加上字幕。因为这样你至少有一线机会,在理解方面真正打开局面。因为掌握语言的关键是可理解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所以如果你什么都听不懂,那么你仍然会学习并从中获益,但这会比你实际理解更多内容时更受限制。
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你还处于初级阶段,所有东西对你来说都很难。你看了那个更难的材料,加了字幕,但因为它太难了,你还是不怎么懂。然后你看了那个容易点的材料,没加字幕,但你还是不太理解里面的大部分内容。这样一来,你几乎没有获得任何可理解性。但如果你反过来,因为所有东西都还很有挑战性,当你给那个容易点的材料加上字幕时,它就变得可理解了。所以你看容易的那个加字幕,至少,这种容易性和字幕的结合让你能够真正理解很多内容。现在你就真的在进行一些有效的语言习得了。然后你再去看那个难的、没字幕的材料,它更多地是作为一个机会,让你复习你在 Anki 里学到的和你之前带字幕观看时学到的东西,但你可能并不会真的把你的认知前沿向前推进多少。你可能不会从中习得新词汇之类的,因为它不太可能实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不是两个选项都无法理解,而是至少有一个是可理解的,这就好很多了。
然而,当你变得更高级时,情况就反过来了。无论你看什么,你都不会觉得那么吃力了。当你处于这个阶段时,给那个容易的材料加字幕就有点浪费了,因为你反正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字幕几乎是多余的。你只有在材料非常非常难的时候,才可能需要字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利用字幕来帮助你理解那些否则可能无法触及的更难的材料,从而推动自己前进。
所以,我认为这完全是一个关于你想如何最有效地推动你的认知前沿的问题,而这取决于你的具体水平。如果你水平较低,什么都很难懂,那么你需要尽可能多的帮助来产生可理解性,所以你应该结合容易的材料和字幕。如果你水平较高,那么你只需要在需要的时候(即看有挑战性的材料时)使用字幕。我是这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