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old Q&A 总是开启目标语言字幕有害吗?

(本系列内容摘录自 https://www.youtube.com/@Refold/ 中 Matt 参与的问答。因内容由语音转录翻译而成,文本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Q:
总是开启目标语言字幕有害吗?我学习日语的前六个月只看无字幕内容(raw),打下了一定的听力基础,但我现在还是会开字幕,因为这样更吸引人,而且制作 Anki 卡片也更顺畅。如果我 50%-80% 的沉浸(immersion)时间是带字幕的,其余时间是无字幕听力(raw listening),这会妨碍我的听力能力吗?

A:
我不太确定“有害”这个词是否恰当。如果你想尽可能严格地提高获得母语般口音的几率,那么你应该像 Ken 那样,完全通过听力来学习(如果你看过我和朋友 Ken 的访谈)。但对大多数不想那么极端、采取像 Refold 推荐的折中路径的人来说,在部分时间开启目标语言字幕是完全可以的,并且有助于更快地学习。

假设你一直开着字幕,但同时做了大量的被动沉浸(passive immersion),那么整体来说可能问题不大。这取决于比例。如果你基本上不做太多被动听力,而且所有的主动沉浸(active immersion)都开着字幕,那么你就几乎没有时间专门练习听语言本身。

如果你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即几乎所有的沉浸活动都是阅读沉浸(我把看带目标语言字幕的视频也算作阅读沉浸),那么结果就是你的阅读能力会远远超过听力能力。

从长远来看,听力能力总是可以追赶上来的。你只需要经历一个阶段,大量进行听力练习,并忍受这段时间理解能力远低于阅读时习惯的水平。但提升听力理解永远不会太晚。不过我认为,那些一开始就通过听力学习的人,其听力能力会一直更强,成为他们的特长,他们会觉得听力很轻松;而那些主要通过阅读学习的人,可能在听力方面会一直感觉更吃力一些。

老实说,我自己的日语学习就是这样。我主要通过阅读学习,所以虽然我的听力能力很强,通常不会构成问题,但我仍然注意到,和 Ken 交流时,我们各有优劣,他的听力能力肯定比我更好,更自如;看节目时,他因为有人咕哝而漏听的情况也比我少。

所以,这最终取决于各种因素的平衡。如果你真的想最大化自己长期拥有强大听力能力的机会,那么你肯定要尽量减少看带字幕的时间。但如果你追求更全面的能力,并希望尽快达到目标,那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如在 Refold 方法的第二阶段 Stage 2),经常看带字幕的内容是没问题的。同时尽量多做被动听力,因为这样可以积累大量的纯听力时间。

另外要明白,如果采取这种偏重阅读的方法,你将不得不经历一个主要进行纯听力练习的阶段来追赶听力。如果你习惯了大量阅读和高理解度,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难受,因为你必须忍受理解能力远低于习惯水平的事实。有些人可能模糊地认为,只要看足够多的带字幕内容,语言水平足够高,听力能力就会奇迹般地跟上。但我跟很多人聊过,自己也有过这种经历,事实并非如此。你必须经历一段主要进行听力的时期。这就是唯一的真正弊端。只要这种方式符合你的其他目标和整体学习方法,那么 50%-80% 的带字幕沉浸时间是可以接受的。

是的,只要你采取这种更全面的方法,试图在良好的最终结果和达到目标的速度之间取得平衡,并且意识到你将不得不经历一个可能主要侧重于听力的阶段,而这个阶段开始时可能会有点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