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持续更新的沉浸式外语学习资源索引,以 Refold 路线图为核心结构,系统整理了官方 Refold Q&A 等基础资料,并进一步扩展收录了大量关于二语习得实践的社区心得、工具推荐、技巧精要与语料资源。无论你的目标语言是日语、英语还是其他外语,无论你是从零基础起步,还是希望冲破瓶颈、提升至流利输出,这里都提供了一条清晰、系统、可执行的学习路径。非常反直觉、甚至反常识的是:外语其实是最容易自学、也是学习起来最快乐的技能之一。欢迎来到 Campfirium 社区,一同探索快乐高效的语言习得之旅!
(最近更新:2025 年 4 月 29 日)
前言:差点从入门到放弃,还好最后发现了 Refold
立下速通 N2 的宏愿,却陷入了学习方法的“信息茧房”
2024 3 月,因为种种原因,决定学习日语,并立下了 7 月过 N2 的宏愿,然后自然是拟计划、搜资料,乍一看,各种视频教程让人眼花缭乱,什么清华大佬、早稻田学霸,学习方法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什么 N 个月过 N1、GALGAME 过 N1…直接信息过载,如坠迷雾。
“这次一定!”:理想学习计划是如何诞生的
要不,还是正规学习吧?
英语学了多少年依然一塌糊涂,肯定是基础没打牢,这次重新开始,一定要扎扎实实从头来过,嗯,选一套教材,跟一门网课,作业练习一丝不苟,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一天一课,一月一本,我还知道 Anki,绝对不会重蹈 abandon 的覆辙,考个 N2 还不是妥妥的?
40 天后,现实是如何打脸的
…40 天后……
- 为什么单词总是记不住?
- 为什么单词一天就要花 5 个小时?
- 为什么听力一塌糊涂?
- 为什么语法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
- …
仰望“学霸”与“老二次元”:难道学外语是超能力?
再回头去看教程,这次有了经验,终于看到各种花式炫技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个狠人,学霸,超人,老二次元…
放弃?…并没有…但是学渣如此,到底要如何学外语呢?
后知后觉:那些年我错过的 Refold “真香”警告
(回顾这段历程才发现,当时收集的各种学习方法和资料,基本上都不太有效,有些甚至是错误的。
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专门研究如何学外语,但一方面是搜索到的资料整体质量不高;一方面,高质量的资料比如介绍沉浸式学习的(比如《从 0 开始学外语:Refold 路线图》…),因为潜意识里未能接受,反而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没有课本, 没有课程,这算学习吗?)。另外,当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中文资料上了(英语世界学日文没有中文专业吧?……)
当然还有一个根本原因是,Refold 这种几乎完全自学反主流课程体系的方法,本质上可能与许多传统语言教学模式存在差异…
这也是建立这个论坛、整理相关资料、写下这篇索引的原因之一)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真正解决这些痛点,让外语学习变得更自然、更有效呢? 也许,我们需要一种更贴近语言自然习得规律的方法。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深入探讨的 Refold——一种强调沉浸式学习 (Immersion) 和可理解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的高效路径,旨在让外语学习回归快乐与高效。
Refold 核心:理解其理念与基础
在开始具体的学习步骤之前,理解 Refold 方法背后的核心理念至关重要。这部分将帮助你转变观念,为高效的沉浸式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从“痛点”到“顿悟”:颠覆认知的视角
如果你对前言中描述的困境感同身受——课堂学了很多却开不了口、单词记了又忘、听力总是跟不上、死记硬背让人痛苦不堪——那么强烈建议你先从这组视频开始,它可能会彻底颠覆你对语言学习的认知:
罗肖尼的语言学习系列视频(总述+阅读篇+听说篇+如何永远学会一个单词)
这套视频以极其精炼而富有冲击力的方式,指出了传统语言学习为何事倍功半、令人挫败,并结合语言学研究与个人实践,深入阐释了以“可理解输入”为核心的“自然习得”(Acquisition)路径的巨大潜力与乐趣。
(请注意:该系列视频的实践建议更侧重阅读输入,而 Refold 方法则更推荐视听结合的多通道输入,尤其在初期阶段)
Refold:系统化的沉浸式学习解决方案
理解了语言习得的本质之后,你会发现 Refold 正是将这一理念落地为实践路径的系统方案,通过具体的实践策略(如领域聚焦、句子挖掘、理解度衡量),构建起一整套更加系统化、更具操作性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它并非一套固定课程,而是一套基于沉浸、兴趣和科学原理的学习策略和路线图。
它强调在享受过程 (Follow Your Fun) 和容忍模糊感 (Embrace Ambiguity) 的心态下,如何从零开始,通过沉浸在真实语料中,逐步建立起稳固的语言直觉与能力。
要真正理解并开始实践 Refold,请从这篇基础指南开始:
这篇入门指南是整个 Refold 方法的基石,它会更详细地阐述上述理念,并介绍贯穿学习旅程的三大核心活动(主动沉浸、被动收听、主动学习/SRS)以及 Refold 的四个学习阶段概览。
深入理解 S0 的理念,对运用后续各阶段的具体策略至关重要。
Refold 的核心学习原则
- 习得 vs 学得: 目标是内化直觉,非掌握规则。
- 输入优先: 大量听看是基石,输出是结果。
- 沉浸为王: 真实语境最高效。
- 兴趣驱动: 享受内容是持续动力。
- 拥抱模糊: 听不懂是常态,坦然接受。
- 工具辅助: Anki 等是加速器,非替代品。
- 耐心坚持: 语言学习是马拉松。
深入理解 Refold 理念与生态的资源
- 对话 Krashen:语言是如何习得的 - 理解 Refold 核心理论:输入假说与习得。
- 方法对比: Refold vs AJATT (Q&A)
- 输入核心: 输入假说的局限性 (Q&A)
- 进度预期: 为什么没有固定时间表 (Q&A)
- Refold 相关: Is Matt vs Japan a Scammer?
第一阶段:建立基础
- 为沉浸做好准备
目标: 配置好学习工具,养成初步接触习惯,了解语言的基本声音和文字,掌握最高频的核心词汇和基础语法,为真正“沉浸”做好万全准备。 关键在于打好基础,配置好 Anki 等工具,熟悉发音和基础语法词汇,为沉浸做好准备。
核心活动:
调整学习心态,养成沉浸习惯
学会拥抱模糊感,坦然面对听不懂
初期听不懂是正常的!学会坦然面对不理解,这是必经阶段。
- 痛苦还是快乐,沉浸式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 (Q&A) - 如何让初期不那么难熬?
- 如何让自己进入沉浸状态 (Q&A) - 建立早期动力和习惯。
依靠习惯的力量,保持学习动力
动力会消退,但习惯让你坚持。
- 如何应对没有动力 (Q&A) - 建立学习惯性。
- 时间有限如何学习外语 (Q&A) - 给忙碌者的建议
- 沉浸时间不足如何处理 (Q&A)
掌握语言基础:发音、文字与核心语法词汇
学习并模仿目标语言发音
声音是语言的基础。
- 免费零基础日语五十音发音入门课程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1 (1B1:发音规则) - 了解声音系统。
- 忽略音高重音是一个错误 - 为何学习音高重音基础对听辨和模仿至关重要。
熟悉文字系统以便查词阅读
认识文字,方便查词与阅读。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1 (1B2:书写系统) - 学习文字系统。
- 需要练习书写吗? (Q&A) - 初期不必手写!
了解基础语法框架辅助理解
了解骨架,辅助理解。 (注意:不必抠细节,够用即可)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1 (1C1:语法) - 学多少?怎么学?
- 需要掌握多少语法知识才能开始沉浸 (Q&A) - 可能你已掌握足够的基础。
- S1 可以学习 Tae Kim 的日语语法指南吗 (Q&A) - Tae Kim 指南的使用建议。
- 是否有必要进行基础语法以外的语法学习 (Q&A) - 流利后学习有助于系统化认知。
掌握高频核心词汇启动理解
掌握最高频词汇,快速启动理解。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1 (1C3:词汇) - 为什么学?学多少?
- 友好的新手日语单词卡组 Kaishi 1.5K AI 汉化版 - 推荐入门卡组资源。
配置学习工具,开始初步沉浸实践
使用 Anki/SRS 高效学习核心词汇
你的记忆加速器。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1 (1A3:Anki 初级配置教程) - 从零开始配置 Anki。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1 (1C2:SRS 最佳实践) - 如何高效使用 Anki。
- 是否一定要用 Anki (Q&A) - 非必须,但强烈推荐。
- 语言学习最强的一张卡牌? - 警惕成为“Anki 刷题工”。
设置目标语言输入法
开始接触真实语料进行沉浸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1 (1A1:主动沉浸) - 如何开始?初期可借助母语字幕。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1 (1A2:养成被动收听习惯) - 建立你的被动听力流程。
- 能否利用母语字幕提供上下文来沉浸 (Q&A) - 母语字幕的正确使用时机。
解答 Refold 新手常见疑问
- 刚开始学习可以阅读吗 (Q&A) - 强烈不建议,会影响听力与发音。
- 学习 JP1K 时可以读分级读物吗 (Q&A) - Refold 更推荐观看带字幕内容以保护听力。
- 学习早期应该担心潜意识翻译吗 (Q&A) - 正常现象,不必过虑。
- 听力优先路线如何起步 (Q&A) - 给想尝试纯听力路线的你。
- 如何应对传统外语课堂 (Q&A) - 如何在传统课堂中生存和获益。
- 非零基础如何开始 Refold (Q&A) - 找到你的切入点。
何时进入下一阶段?
当你熟悉了文字系统(查词不再困难)、能坦然面对听不懂的内容、开始规律学习核心词汇和基础语法,并且养成了初步的沉浸习惯时,你就为第二阶段做好了准备!
第二阶段:提升理解
- 深入沉浸与积累
目标: 在选定的一个“领域”(如日常番)内,将理解能力从“能认出几个词”提升到“基本能跟上情节(L4)甚至更舒适(L5)”,并开始直接从沉浸内容中系统地学习词汇和表达(词句挖掘)。 核心是提升听力理解,通过聚焦领域的主动沉浸和句子挖掘积累语言。
核心活动:
深入理解沉浸式学习的核心要素
评估你的理解能力层级 (L1-L6)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2A (2A4:理解等级) - 精准定位你的理解水平 (L1-L6)。
- 五级理解具体是什么表现 (Q&A) - 感受 L5 的状态。
学会选择可理解且有趣的沉浸材料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2A (2A2:可理解性的影响因素) & (2A3:可理解性的媒体类型索引) - 学会判断和调整内容难度。
制定有效的内容选择策略
- 好作品是否要等到足够理解时再看 (Q&A) - 平衡当前乐趣与未来体验。
- 可理解性和参与度 (Q&A) - 哪个更关键?找到平衡点。
- 是否应该尽量沉浸于非脚本内容而非动漫以避免文化误解 (Q&A) - 初期内容选择与文化认知。
- 为什么应该通过动漫学日语 - 反驳“动漫日语不自然”论,肯定其作为学习资源价值。
- 为什么应该通过动漫学日语(2) - 深入探讨动漫语言特点及作为学习材料的优势。
精进你的沉浸学习策略
- 主动沉浸与被动沉浸的最佳比例 - 为何总沉浸时间比比例更重要。
通过聚焦领域 (Domains) 加速学习
专注的力量!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2A (2A1:领域) - 为何要专注?
- 专注固定领域有多重要 (Q&A)
- 语料领域选择对习得效率的影响 (Q&A) - 避免频繁切换。
执行主动沉浸 (Active Immersion) 提升理解
提升理解的主战场。
理解主动沉浸的两种模式:精细与无阻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2A (2A5:主动沉浸的类型) - 两种模式,相辅相成。
- StoryLearning 的十条法则 - 借鉴 StoryLearning 法则优化沉浸式学习策略。
各阶段主动沉浸实践指南
平衡精细沉浸与无阻沉浸状态
掌握精细沉浸的技巧与误区
- 精细沉浸中的适当忽略生词 (Q&A) - 查得太勤反而降低效率。
- 精细沉浸是字幕开始时暂停好还是结束时暂停好 (Q&A)
- 精细沉浸的几个误区 (Q&A) - 合理安排时间与查词。
- MPV Sub Pause 字幕暂停脚本改进版 - 优化暂停体验。
利用被动收听 (Passive Listening) 磨练听觉
积少成多,磨练听觉。
被动收听的重要性和执行方法
- S1A2 指南
- 如何做好被动收听 (Q&A) - 让它简单易行。
理解被动收听的潜在收益与局限
- 被动收听的收益 (Q&A) - 虽非主动学习,但价值巨大。
- 被动收听算输入吗?总时间目标有用吗? (Q&A) - 被动输入有效但效率不同,勿迷信固定小时数。
获取和使用压缩音频进行被动收听
管理你的被动收听播放列表
通过句子挖掘 (Sentence Mining) 高效学习词汇与表达
掌握句子挖掘的基础原则与进阶技巧
- S2A 基础指南 & S2B 高级指南 - 从原则到卡片格式。
- 句子卡片 vs 单词卡片 - 比较两种主流卡片格式优劣,选择适合你的。
制定有效的句子挖掘策略
- 词句挖掘是否要考虑词频 (Q&A) - 平衡效率与兴趣。
- 句子挖掘完成当日目标后应该继续精细沉浸吗 (Q&A) - 动态调整。
- 句子挖掘一次制作一周的卡片有影响吗 (Q&A) - 批量处理可行。
利用工具提升句子挖掘效率
- MPV 为语言学习量身定制的视频播放器(2020) - 配置 MPV 提升带字幕观看和查词制卡效率。
- Memento:日语沉浸学习利器推介 - 强大的集成播放器。
- Memento 1.6 三大关键更新 越来越好用了 - 强烈推荐的沉浸工具持续进化。
- 用 Memento 的单词定位功能快速重制句子音频问题卡片 - 修复坏卡。
- AnkiAddons Japanese Support 批量添加振假名 - 实用插件。
- 能否使用 MorphMan 替代手动句子挖掘 (Q&A) - 手动挖掘的优势所在。
处理句子挖掘中的特定问题
- 写法相同发音不同的单词如何制卡 (Q&A)
- 有学习拟声词的技巧吗 (Q&A) - 初期可放缓。
平衡听力与阅读能力的发展
坚持听力优先原则,避免阅读超前
阅读易超前,需刻意加强听力。
- 平衡听力和阅读能力 (Q&A) - 如何拉近差距。
- 过多的早期输出还是阅读远超听力更有害 (Q&A) - 阅读主导对口音的潜在影响。
- 阅读和听力如何影响大脑对待外语的模式 (Q&A) - 学习顺序塑造大脑模式。
突破听力瓶颈,提升听觉理解力
- 为什么会听不清不认识的单词 (Q&A) - 理解大脑处理声音的方式。
- 如何改善听不出背过的单词 (Q&A) - 核心是多听,匹配声音模型。
- 没懂时应该反复听吗? (Q&A) - 结合主动练习与接受模糊。
- 反复听同一段音频的方法有效吗 (Q&A) - 效果存疑,Refold 已有重复机制。
- S2C 纯听力指南 (选修) - 挑战无视觉辅助的听力。
逐步发展阅读能力 (听力优先前提下)
尝试阅读小说 (选修,难度较高)
- S2C 如何阅读小说指南 - 小说难度高,非必需。
- 何时开始读轻小说 (Q&A)
- 如何从动漫过渡到阅读 (Q&A)
- 结合有声书进行阅读
听读结合的有效性探讨
- 边听边阅读能否提高阅读能力 (Q&A) - Matt 表示怀疑。
应对日语汉字读音的挑战
把握开始大量阅读的时机
- 何时开始大量阅读 (Q&A) - 建议发音满意后再开始。
逐步迈向单语思维与学习
选择适合的单语过渡方法
- S2B 自然单语过渡 (相似语言)
- S2C 结构化单语过渡 (差异大语言)。
单语过渡的实践问题解答
- 关于单语过渡及其卡组 (Q&A) - 无需特殊卡组也可进行。
- 如何复习单语词汇卡 (Q&A) - 推荐句子卡。
深化学习工具的使用与技巧
Anki/SRS 进阶使用技巧
- 如何复习句子卡片 - 复习文本和音频句子卡片的标准与技巧。
- Anki 中靠句子才能记起来的单词该如何评分 (Q&A)
- SRS 可以使用 TTS 音频吗 (Q&A) - 强烈不推荐,真人语音最佳。
- 背单词是应该用理解卡还是输出卡 (Q&A) / 为何不应分卡记发音和释义 (Q&A) - 始终推荐理解卡。
- 一词多义的单词该分别制卡吗 (Q&A) - 推荐按语境学,无需一次学全。
- Anki 制卡:制作词汇卡还是句子卡? (Q&A) - 视个人偏好和阶段而定,句子卡提供更多语境。
- 填空卡适合语言学习吗 (Q&A) - 不适合,与沉浸目标不符。
- SRS 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价值 (Q&A) - 不同阶段作用不同。
- SuperMemo 适合语言学习吗 (Q&A) - Anki 因插件和易用性更优。
- Anki Editor:用 VSC 直接编辑 Anki 卡片模板 - 更便利的编辑 Anki 模板
选择与配置查词工具(词典)
获取高质量的沉浸语料资源
- 推荐 Immersion Kit 动漫图文音频语料库
- Follow 订阅 NHK News Web Easy 实现自动对照翻译
- 用 AI 生成与视频语言字幕完全同步的用户语言字幕 - 解决字幕不同步问题。
- 动画字幕转录应用推荐 Pyvideotrans - 自己动手制作生肉字幕。
- 几个动画字幕转录应用使用体验 - 在线离线字幕制作工具体验。
解决常见播放器与字幕问题
- MPV 外挂字幕被渲染成图像无法选词 - OCR 或许是方案。
- Memento AnkiConnect 制卡问题 - 字段顺序问题。
- Memento: 无字幕时也能快进无字幕片段 (技巧) - 利用 sub-skip 优化无字幕观看体验。
理解和应对常见的学习瓶颈与误区
- 认识所有单词,却不懂句子意思? - 分析词汇、语法、语境如何导致理解障碍及应对。
- 为什么你还是不理解一些基础语法 - 探讨“持续性难题”现象。
- 不用母语字幕如何准确理解,误解会形成坏习惯吗? (Q&A) - 沉浸本身会自我修正。
- 总是开启目标语言字幕有害吗? (Q&A) - 可能阻碍听力发展。
- 听歌唱歌有帮助吗? (Q&A) - 娱乐价值大于学习价值。
- Core 6K 等卡组适合沉浸学习吗 (Q&A) - 可作为补充,非核心。
- 词汇量和听力训练 (Q&A) - 根据瓶颈调整。
- 优先词汇量还是优先建立自动理解能力 (Q&A) - 优先巩固核心理解。
- 沉浸学习的渐进过程 (Q&A) - 接受缓慢进步。
- 学校文法和日本語文法 (Q&A) / 关于日语语法和日语语言学 (Q&A) - 深入了解日语语法体系。
- 同时学习多门语言? - 探讨同时学习多语言的利弊与效率问题。
- 多语言学习感受 (Q&A)
- 能否通过第二语言学习外语 (Q&A)
何时进入下一阶段?
当你在没有任何辅助(如字幕、词典)的情况下,能舒适地理解(达到 L5 理解)你所选领域(如日常番)的大部分内容时,你就具备了开始激活输出的基础!
第三阶段:开口表达
- 激活你的语言能力
目标: 将你通过大量输入内化的语言知识“激活”,能够开始进行基础的写作和口语表达,初步实现流利交流。 重点是激活输出,从写作和发音练习开始,逐步过渡到口语交流。
核心活动:
为输出做好准备 (S3A)
克服输出焦虑,转换到对话领域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3AB (3A0-3A3) - 克服输出焦虑,熟悉日常对话领域。
- 继承语者为何理解容易输出困难 (Q&A) - 解释继承语者面临的独特挑战及建议。
选择并模仿你的“语言家长”
- 选择模仿对象,统一发音和风格。 (指南中提及,此处简化)
通过刻意练习激活语言 (S3B)
从低压力的写作开始激活语言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3AB (3B1 语言激活 & 3B2 输出问题排查) - 写作是激活语言的低压方式。
通过影子跟读等方法训练发音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3AB (3B3 发音训练) - 影子跟读,锻炼口腔肌肉。
- 长期错误默读如何补救 (Q&A) - 需要大量正确输入和刻意练习。
- 发音练习:除了影子跟读还有什么推荐? (Q&A) - 推荐录音对比等方法。
开始开口说话并提升口语流利度 (S3C)
整合输入技能,为口语实战做准备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3C (3C1-3C5) - 理解能力与表现、培养口语能力、练习方法、问题排查、活动安排。
启动口语输出的策略与技巧
- 理解能力达标后如何开口说话 (Q&A) - 心理、写作、影子练习多管齐下。
- 沉浸式学习能否学到足够的内容以支持流畅输出 (Q&A) - 媒体输入+现实互动补全。
- 口语表达真的需要填充词吗 (Q&A) - 恰当使用有益。
处理口语错误与改善口音
- 如何纠正语言输出中的坏习惯 (Q&A) - 识别僵化,精准打击。
- 输出订正的制卡问题 (Q&A) - 避免记录错误本身。
- 如何纠正单一发音错误 (Q&A) - 专项突破。
- 母语是声调语言学习日语声调有多大优势 (Q&A) - 有优势,但非万能。
何时进入下一阶段?
当你能在日常对话领域与母语者进行相对流畅、轻松的交流(即使有少量错误)时,你就达到了阶段 3 的目标,可以考虑进入更广阔的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精益求精
- 拓展领域与追求精通
目标: 扩展知识领域,深化语言运用技能(如演讲、专业写作),或追求更接近母语者的发音、语感和文化理解。 目标是拓展精深,探索新领域,提升专业技能或追求母语者水平。
核心活动:
拓展知识领域与深化专业技能
学习掌握新的知识领域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4 (4A1 掌握新领域) - 学习专业知识,如科技、历史、艺术等。
- 是否需要沉浸非虚构作品 (Q&A) - 对谈论抽象概念和专业领域有益。
培养高级语言运用技能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4 (4A2 培养专业技能) - 如公开演讲、创意写作等。
- 母语般的数字运用水平需要专门训练吗? (Q&A) - 可能需要有意识练习,仅靠输入不够。
追求毫不费力的听力理解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4 (4A3 毫不费力地听) - 应对嘈杂环境和模糊发音。
- 如何改善对快速模糊语音的理解 (Q&A) - 建议反复听、聚焦领域和跟读练习。
追求近乎母语者的境界 (可选)
理解并融入目标语言文化与世界观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4 (4B1 接受世界观 & 4B2 融入文化) - 理解文化背景和社会规范。
精进发音与口语表达的细微之处
- Refold 语言习得路线图 S4 (4B3 精进口语) - 微调音素、韵律、口音。
进行高阶思考与长期规划
如何长期维持外语水平
- 维持外语水平是否需要大量时间,这值得吗 (Q&A) - 长期投入的考量。
对语言学习旅程的反思
第四阶段没有明确终点。语言是一门终身探索的艺术,愿你在不断深入中,持续收获理解的喜悦与表达的自由。
结语:你的旅程,你做主 
语言学习是一场个性化的马拉松。这份指南提供了一个基于沉浸式学习理念的框架和资源索引,但最终的路线图需要你自己去绘制和调整。记住:
- 享受过程至关重要。 兴趣是最佳老师,选你喜欢的内容开始沉浸。
- 保持耐心与坚持。 语言学习是缓慢积累的旅程,重在持之以恒。
- 拥抱不确定性。 犯错和听不懂都是学习的一部分。
- 灵活调整策略。 根据自身情况和感受优化学习方法。
在学习 Refold 的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欢迎在 [语言 · 语料] 板块发帖提问和讨论。发现了优质的学习资源或有心得体会?也请不吝分享你的经验!
祝你在 Refold 的指引下,真正体验到快乐、高效、可持续的外语学习之旅,最终在语言的世界里,发现无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