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内容摘录自 https://www.youtube.com/@Refold/ 中 Matt 参与的问答。因内容由语音转录翻译而成,文本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Q:
我有一个关于字幕的问题。母语字幕显然是不被推荐的,通常的规则是要么不用字幕,要么至少用目标语言字幕。但我在想,非目标语言字幕最终是否在沉浸式学习中扮演了有意义的角色。在你的视频《为什么你仍然听不懂你的目标语言》中,你谈到了用上下文解决歧义,并描述了这样一种效果:听到某些内容,有时不能立即理解说了什么,但片刻之后,你的大脑处理了信息,在对方甚至有机会重复之前,你就突然追溯性地理解了,因为你的大脑利用你所处的上下文分析了接收到的声音。我觉得过去在观看带有母语字幕的目标语言内容时,偶尔会体验到这种延迟现象。原始声音太快,我无法辨认出单词,但随后我读了字幕,知道了所说内容的上下文,然后突然在脑海中追溯性地听到了目标语言的句子。我想这是我的大脑将声音与字幕提供的上下文相匹配,然后利用我对目标语言的知识预测了可能说了什么。所以非目标语言字幕可以提供上下文。你同意这种评估吗,还是我误解了这种效果?
A:
是的,我们推荐反对使用母语字幕的最主要原因是,对于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当你观看带有母语字幕的内容,并且你确实在享受你所消费的内容、沉浸在故事中时,你很快就会完全开始忽略目标语言的音频。结果就是,你基本上只是在用母语进行沉浸,因为你在阅读母语字幕,而你的大脑实际上不再处理目标语言的音频了。显然,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比如西方的很多动漫迷,他们看了成千上万小时带英文字幕的动漫,但仍然只懂大概 50 个日语单词。这就是事实胜于雄辩,证明这种方式效果不一样。
我认为母语字幕可能在一种情况下有帮助:如果你先用母语字幕看一遍,然后再看一遍无字幕(raw)版本。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他们没有那段看无字幕版本或者不带母语字幕版本的时间,那么他们的大脑就会忽略掉音频。而且人们常常会有种错觉,觉得自己确实在学习,能同时注意到两者。很多人都这么说。但事实再次证明,几乎没有人(除了我这些年见过的极少数例子,大概只有 0.1% 的人)似乎能通过母语字幕沉浸来真正学会语言,而 99.9% 的人几乎什么也学不到。
这是主要问题。现在谈谈你的具体观点,听起来你特别在说母语字幕帮助你的大脑解析声音。比如你无法辨认出听到的声音,但读了英文(或母语)字幕后,帮助你理解了。对于这种特定的效果,其实你可以用目标语言字幕来实现,对吧?你可以用目标语言字幕来确切地看到说了什么,然后你可以练习听出来。
我猜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是在说,也许用母语字幕更好,因为目标语言字幕不是提供上下文,它们基本上是直接提供答案(告诉你确切说了什么)。而母语字幕告诉你的是所说内容的意思,但没有告诉你用了哪些词。所以仍然需要你的大脑去弄清楚你实际听到了什么词和什么声音。
这是一个有趣的想法。但是,我仍然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在看母语字幕时,它就不再是沉浸了,因为他们开始只关注字幕,沉浸在故事里,不再听目标语言的音频了。
总之,你会沉浸在阅读母语字幕中,而停止听目标语言。所以,如果你想达到你描述的那种效果,就像我说的,我认为这样做可能有一定价值:先用母语字幕看一遍,把上下文记在脑子里,然后重新看一遍无字幕版本。特别是如果你打算采用纯音频方法,不学习阅读的话,这可能是个好方法。我知道有人用过这种技巧,并且效果确实很好。
但是,我还是要建议不要只是坐着看带英文字幕的内容,除非是在学习过程的最开始,你只是想养成习惯,花大量时间接触目标语言。除此之外,我不能推荐看母语字幕,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那甚至都算不上真正的沉浸。
如果你真的非常有信心,能够以某种方式同时关注两者,并且在整个过程中真正专注于目标语言音频,而且你确信自己没有在自欺欺人,那么也许它确实有好处,尤其是在学习初期。当然,在过了相当早的阶段之后,你肯定想要去掉所有字幕,那时你唯一需要的上下文应该就是内容本身了。但对于大多数人,我会非常谨慎地建议尝试这种方法,除非你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看无字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