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old Q&A 是否需要沉浸非虚构作品

(本系列内容摘录自 https://www.youtube.com/@Refold/ 中 Matt 参与的问答。因内容由语音转录翻译而成,文本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Q:
几年前,你在一个播客中提到,你发现在日语中谈论抽象概念比英语更难。你将此归因于读过的虚构作品比非虚构作品要多得多。你最近几年有读过更多非虚构作品吗?如果有,你是否发现你用日语谈论抽象概念的能力有所提高?一个人应该尝试有意地平衡他们所读的虚构作品和非虚构作品的数量吗?

A:
我不记得在那个播客中具体说了什么,但是现在对我来说非常清楚的是,语言学习的基本问题是,你只能谈论你用那种语言听过很多次的主题。

所以,如果我想谈论,例如,用日语做寿司,那么我必须听过日本人谈论做寿司很多很多很多次,我才能对应该使用哪些类型的语法模式、词汇以及动词变位等有直观的感受,才能自然地表达这些想法。如果我没有听过日本人谈论寿司很多次,那么我可以使用我所知道的其他日语来猜测日本人会如何谈论寿司,但是它可能会不准确,因为语言在高度特定且不可预测的方式中运作,所以你无论你变得多出色,你的猜测永远不会是完美的。

因此,并不是我不擅长谈论抽象概念,只是有很多概念我用英语非常熟悉,例如谈论冥想,或者个人发展,或者情绪调节,或者经济,或者加密货币,就像很多事情一样,我只是听过人们用英语谈论很多,所以我用英语很自如,但我几乎从来没有听过人们用日语谈论这些事情,因为它在我的沉浸式学习中从未出现过。所以当我尝试谈论这些事情时,我找不到合适的词。这不仅仅是因为我没有读过足够的抽象的非虚构作品,或者我不擅长谈论抽象概念,只是因为每个特定有很多特定的主题我不熟悉。

并且,其中一些主题,我现在已经用日语消费了更多相关的沉浸式内容,所以我能够更好地谈论这些主题。同时,还有很多事情我没有做到,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甚至没有进行那么多日语沉浸式学习,而且我并没有真正有动力去提高。我的能力并没有真正改变。

我想说的是,基本上你必须读很多很多关于你想谈论的主题的书籍。区分虚构作品和非虚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帮助的。非虚构作品可以告诉你一些虚构作品没有的东西,例如提出逻辑论证,以用更学术的方式说话,以及也许是智力型的风格。

所以,你确实要确保你有一些非虚构作品的沉浸。一旦你达到第四阶段,你绝对要确保一定量的非虚构作品沉浸。因为,你需要能够理解,当然也可能是要能够创作出那种智力型、逻辑型的表达思想的风格,你想能够提出逻辑论证,而且这可能是你也会听到的非虚构作品,你也会接触到很多非常重要的智力型主题,这些主题与社会相关,并且你希望能够谈论这些主题,对吧?例如,如果你希望能够谈论人工智能,或者,你知道,全球变暖,或者其他任何重要的现实问题,你可能必须读一些关于这些主题的非虚构作品,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是的,我想说,如果你达到了第四阶段,而且你从来没有真正读过非虚构作品,出于这些原因,你肯定想读一些。

但是,如果你还没有达到第四阶段,那么它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如果你对非虚构作品没有天然的兴趣,或者你对只读虚构作品感到满意,那也完全没问题,因为直到第三阶段结束之前,我们都在谈论尝试达到基本流利程度,而我刚刚谈论的这些东西与基本流利程度并不相关。这更多的是关于当你已经达到基本流利程度以后,试图变得更接近母语水平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