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old Q&A 如何改善对快速模糊语音的理解

(本系列内容摘录自 https://www.youtube.com/@Refold/ 中 Matt 参与的问答。因内容由语音转录翻译而成,文本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Q:
我目前在学英语,但遇到一个问题:看某些电影系列时,音频有点模糊或质量不高。我觉得这主要是音频本身的问题,加上含糊不清(mumbling)的发音,导致难以理解。这与看你的视频或其他 YouTube 视频不同,后者我通常很少有听不清的地方。你在学日语时遇到过类似问题吗?有什么建议?因为我觉得看这类音频的电影时毫无进展,虽然我已经在努力理解他们在说什么了。我学英语才一年。

A:
是的,你提到了“质量差的音频”(poor quality audio)。这算是个不同的问题。如果你处理的音频文件本身质量就差,那么即使对母语者来说也会更难理解。所以这一点我不太担心。

但你提到的另一个问题,关于“连读”(connected speech)和“含糊发音”(mumbled speech)——母语者在正常说话时省略或改变某些音——这确实非常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如果你主要通过阅读学习。因为阅读没有连读现象。如果你基于没有连读的书面语在脑中构建语言模型,然后去听全是连读和变化的真实口语,那就像两块拼图对不上。

所以,是的,一开始确实很有挑战性。我认为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大量练习听那些你听不懂的内容。

我在日语学习中肯定也遇到过这个问题,尤其是因为我主要用动画(anime)和电视剧(dramas)进行训练,这些通常发音清晰、标准。但当我开始听那些语速快、发音含糊、有连读、一切都模糊不清的 YouTuber 讲话时,就难多了。

我的做法是,反复听同一个 YouTube 视频。我会把它循环播放。通常我会选择一个较长的 YouTube 视频,比如半小时左右,然后一整天都把这个视频作为我的被动沉浸(passive immersion)内容。一天下来可能听了三、四、五遍,每次都能多理解一点。第二天,我会看同一个播主或同一种类的另一个视频,同样全天循环播放。就这样,每天选择一个对我来说有挑战性的内容,反复听。我会专注于某个特定领域(domain),直到基本掌握它。

所以,如果你的问题在于比如科幻电影或特定类型的电影,那么我会坚持这个领域。选择一部电影,在被动沉浸时反复播放,然后不断更换同一领域的不同内容,直到你掌握它。如果你在不同领域之间跳来跳去,我认为进步会慢得多。但对我来说,我发现如果坚持一个特定领域,并将其作为被动沉浸内容反复听,我可以进步得非常快。

另外,你还可以做一些像“跟读”(shadowing)或“合说”(chorusing)这样的练习。任何能让你非常仔细地听内容并复述出来的活动,都是适应连读的好方法,因为它能帮助你意识到自己对语言的错误预期。

比如,英语中我们写 “I don’t know”,但大多数母语者(至少在美式英语中)说的是 “I dunno” [aɪ dəˈnoʊ]。如果你试图跟读一个说 “I dunno” 的人,但你以为他说的是 “I don’t know”,那么你会听到 “I dunno”,然后试图说出 “I don’t know”,你会觉得塞不下,因为它确实包含了更多的音节(或发音动作)。当你经历这种“哇,他们怎么说这么快?我的舌头跟不上”的体验时,你可能会突然顿悟:“哦,他们不是在说 I don’t know,而是在说 I dunno。”然后你做出改变,只说 “I dunno”,突然间就容易多了。

通常,母语者的说话方式是容易发音的。所以,如果你觉得自然、轻松,这通常是你发音准确的一个标志(尽管不是绝对的)。因为母语者通常是“懒惰”的,他们不会采用那些需要舌头和嘴巴费很大力气的发音方式,这些发音往往会逐渐简化消失。

当然,这也不总是成立。有时即使你发音准确,也可能因为还不习惯而感觉别扭或奇怪。每当你以不习惯的方式使用嘴巴或舌头时,一开始都会感觉别扭。所以这不一定能说明问题。但特别是当你开始对语言感到更自如时,你能感觉到自己什么时候发音对了。这是另一个可以帮助你的方法,特别是当你的问题在于:通过阅读学习,然后在脑中形成的语音模型与真实的连读语音不匹配时。这是我发现有助于弥合这种差距的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