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内容整理自 Matt 的相关视频,文本由语音转录翻译而成,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视频链接: The Dilemma of Theory vs Practice
- 我们通过心智模型理解并操纵现实以达成目标,模型的精细度决定了成效。
- 初学者的直觉往往会误导人,因为缺乏相关经验,心智模型易出错。
- 唯有通过直接经验(实践),才能不断完善心智模型,提升技能水平。
理论与实践
乍一看,这个话题可能显得有些抽象和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要想在任何高级技能(不仅仅是日语)上达到真正的高水平,这是你需要理解的最核心的概念。所以,请耐心听我说。
什么是理论?
那么,我说的理论与实践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先从理论说起。
作为人类,我们通过在头脑中创建的模型来理解现实。例如,一个五岁的孩子,已经建立了一个关于物理现实的基本心智模型。这个模型让他们知道,如果你扔下一个物体,它会掉到地上。然后,我们运用这些心智模型来操纵现实,以实现实际的目标。不难理解,你的模型越详细、越准确、越精妙,你就越能随心所欲地操纵现实。
心智模型
这一点在科学领域显而易见。科学家们通过对现实进行实验来收集数据,并不断升级他们关于现实不同方面如何运作的模型。这些模型越进步,我们就越能以越来越精细的方式成功操纵现实,最终催生了像电动汽车和 iPhone 这样的技术。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不那么起眼的科学家,因为我们的每一次经历都是对现实进行的一次实验。当经验中的模式变得清晰时,我们会更新我们的心智模型,将这些模式作为现实固有特征纳入其中。那个五岁的孩子可能需要在世界上进行大量实验,才能建立一个心智模型,得出所有物体总是会落向地面的结论。
日常经验与认知偏差
问题在于,作为这些不那么起眼的科学家,我们并不严谨。除了普遍比较懒惰之外,我们还受到无数认知偏差的困扰。这意味着我们创建的心智模型很可能存在严重缺陷。例如,那个五岁孩子关于物理现实的模型很可能认为,较重的物体比教轻的物体下落得更快。他将不得不进行更多的实验,或者被告知过去实验的结果,才能将他的模型升级到足够精确的细微程度。
应用于语言学习
现在,让我们把这一切应用到学习日语上。实际上,学习日语只是操纵现实以实现实际目标的另一种形式。因此,很自然地,我们对现实的模型越准确,我们就越能在努力中取得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具体来说,我们需要一个能解释语言实际本质的模型,以及一个能解释语言习得机制如何实际发生的模型。你关于语言和语言习得的心智模型越能反映现实,你的行动(作为你对现实理解的自然产物)就越能高效且有效地帮助你实现目标。就像我们现代的物理现实模型使我们能够创造出比过去效率高得多的出行方式一样。
盲从直觉的问题
所以,基本上,拥有坚实的心智模型是掌握日语的根本基础。但是环顾四周,我们发现大约 99% 试图学习日语的人都在犯与那个五岁孩子同样的错误:盲从直觉。那个五岁孩子相信较重的物体比较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因为他的直觉是这么告诉他的。人们相信上大学课程能帮助他们学习日语,或者相信刷 6000 个单词的卡片组(6k deck)比句子挖掘(sentence mining)更能有效地增加词汇量,因为他们的直觉是这么说的。他们没有意识到,由于直觉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如果你用直觉为你经验有限的事物创建一个心智模型,那么它准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细菌导致疾病,地球是圆的,时空相对论。如果我们看看科学的发现,并将其与几百年前人类的普遍认知相比较,很快就会发现,人类的直觉并不完全适合理解现实的真正本质。所以,如果你以前从未成功学习过一门外语,那么在制定学习策略时,也许跟随直觉并非最佳选择。
借鉴成功经验
这正是我强调要听取那些已经实现你最终目标的人的建议的原因。首先,由于你是新手,你对于什么方法最有效的直觉是毫无意义的。但更重要的是,由已经实现最终目标的人提出的相关心智模型,至少足够准确以完成任务,因为这些模型使他们能够以你所期望的方式精确地操纵现实。当然,一个水平较低的人也可能拥有一个极其准确和有效的模型,但目前的你无法判断情况是否如此,因为该模型尚未经过现实检验。
结论一:初学者的直觉不可靠
好了,结论一:如果你是某个领域的新手,你的直觉一文不值,因为直觉基于经验,而你没有经验。
结论二:直接经验的重要性
但是,即使理解了这个观点,并去寻找那些已被证明能带来成果的理论,你仍需要避免另一个大陷阱:未能掌握纯粹基于理论的心智模型的局限性。仅仅通过阅读 AJATT 网站和观看我的视频,你可以建立关于语言和语言习得如何运作的基本心智模型,这些模型可能比你最初的直觉准确得多。但现实是,仅凭二手经验所能构建的模型的准确性是存在硬性上限的。
一个关于纯理论模型和基于直接经验模型的类比可以是:物理入门课(Physics 101)中展示的物理现实模型,与更高级物理课程中展示的更精细模型之间的区别。在物理入门课中,你学到的是物体在完全理想化环境下的运动方式。所以,尽管物理入门课教给你的都是正确的,但由于它们假设所有物体表面完全光滑,并忽略了空气阻力、物体的弯曲和拉伸等因素,它留给你的模型缺乏在实际操纵物理世界时所必需的精细度。同样,一个人在初次阅读 AJATT 后构建的语言习得心智模型虽然是正确的,但也会非常粗略和简单,缺乏应对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各种细小、未预料到的困难所需的精细度。
那么,我们如何将心智模型升级到达到日语能力顶峰所需的精细水平呢?就像科学的现实模型通过实验得到更新一样,要将你自己的语言习得心智模型提升到超越二手经验的水平,唯一的方法就是亲自进行实验,也就是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唯一的真正现实检验。它是唯一具有绝对修正能力的东西。只有通过实际去做,亲眼看到过程如何展开,并亲身经历试错的过程,你的模型才能被提炼成稳固可靠的东西。
所以现在我们得出结论二:获得完善心智模型的唯一途径是通过直接经验。换句话说,对于那些你没有实际经历过的事情,你不能对自己的模型过于自信。
平衡理论与实践
结合结论一和结论二,我们面临着理论与实践之间极其棘手的现实。没有理论,我们只能依靠错误的直觉来指导行动。但没有实践,我们的模型永远无法达到完成手头任务所需的精细度和准确性。由于直接经验具有绝对的修正能力,如果你忽略理论,只进行实践,并且坚持足够长的时间而不放弃,你最终会构建出一个准确有效的现实模型。但这可能需要花费极长的时间。这就像试图从零开始重新发现科学,而不是直接拿起一本教科书。另一方面,纯粹的理论也极其有限。而且由于纯粹的理论不具备任何修正能力,没有实践相伴的过度理论化可能导致偏离正确的方向。
所以,基本上,掌握日语最高效的路径是不断地平衡理论与实践,让两者在任何时候都相互参照、相互促进。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所有使用 AJATT 方法学习日语但未能达到流利程度的失败尝试,都是由于未能恰当地平衡理论与实践造成的。
视频结尾
好了,这是第一部分的内容。在第二部分,我将讨论平衡理论与实践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在现实中具体是怎样的,以及你该如何去做?我还会讲到如何避免所有最常见的陷阱。如果你觉得这个视频有启发,请点赞并订阅。我想特别感谢 Jeremy、Alhendi、Isaac、King、Phantom Madman、Brody、Juice Jay、Mark、《Japanese From Zero》的 George、Joshua Myers、David Schulz、Calvin AJATT,以及所有在 Patreon 上支持我的人。下次见,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