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内容整理自 Matt 的相关视频。文本由语音转录翻译而成,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视频链接:Sentence Cards vs Vocab Cards
- Refold 推荐使用理解卡片而非输出卡片,以通过理解目标语言的输入来提升语言能力。
- 理解卡片可分为四种格式(文本/音频 与 单词/句子 的组合),建议混合使用这四种格式。
- 单词卡片对初学者更友好,句子卡片更适合中级学习者处理多义词和抽象定义。
大家好,本期视频我将比较两种最流行的 SRS 卡片格式:句子卡片和单词卡片。
在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先退一步,解释一下 Refold 对 SRS 卡片格式的整体框架和看法。
SRS 卡片分类:输出与理解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所有 SRS 卡片格式分为两大类:输出卡片和理解卡片。
输出卡片旨在让你以某种方式产出目标语言。例如,卡片正面是一个母语单词,你的目标是说出其对应的目标语言单词。另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完形填空卡片,卡片正面可能是一个缺少某个单词的目标语言例句,你的任务是填补这个空白。
另一类是理解卡片。理解卡片的正面只包含一段目标语言内容,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个单词。你的任务仅仅是理解这段语言。
Refold 的观点:专注理解
在 Refold,我们认为 SRS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提高你对目标语言的理解能力。正是通过实际理解目标语言的母语者输入,你才能习得这门语言,并最终自然地运用它。
因此,我们不认为 SRS 是直接培养输出能力的工具。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几乎完全专注于理解卡片,而不是输出卡片。
四种理解卡片格式
在理解卡片的范畴内,根据卡片正面的内容,我们可以使用四种不同的卡片格式。卡片正面可以放文本或音频,也可以放孤立的目标语言单词或完整的目标语言例句。
这两种区分方式最终构成了四种卡片格式:
- 文本句子卡片 (Text Sentence Cards)
- 文本单词卡片 (Text Vocab Cards)
- 音频单词卡片 (Audio Vocab Cards)
- 音频句子卡片 (Audio Sentence Cards)
这四种卡片格式都是完全有效的,并且各有优缺点。因此,在 Refold,我们建议混合使用这四种格式。
本次视频将重点关注文本部分的两种卡片格式:文本单词卡片 vs 文本句子卡片。
文本句子卡片 (Text Sentence Cards)
首先,我们来看文本句子卡片。文本句子卡片的正面包含一个书面的目标语言句子,通常这个句子包含一个你不认识的目标语言单词。
卡片背面则提供这个未知单词的定义,这个定义可以是双语的(例如,用你的母语解释),也可以是单语的(用目标语言解释)。
此外,你也可以选择性地在卡片背面添加与例句或未知单词相关的图片,以及音频。音频可以是被挖词的单词音频,也可以是整个例句的音频,或者两者都有。
复习句子卡片时的目标是完全理解卡片正面的句子。
句子卡片的概念最早由 Antimoon 网站在大约 20 年前提出的,后来由 AJATT 网站的 Khatzumoto 推广开来。我个人在学习日语时就完全使用句子卡片,并且感觉效果非常好。
文本单词卡片 (Text Vocab Cards)
接下来是文本单词卡片。文本单词卡片的正面只包含一个目标语言单词。
卡片背面包含该单词的定义(单语或双语)以及一个例句。卡片背面有例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没有例句,你很难真正把握单词的含义和实际用法。
同样地,与句子卡片类似,你也可以选择性地在背面添加图片和/或音频。
复习文本单词卡片的目标是回忆起卡片正面单词的含义。
单词卡片自古以来就存在,但近年来,一种特别形式的单词卡片越来越受欢迎,这要归功于日语学习社区的一位名叫 Quizmaster 的成员。几年前,Quizmaster 发表了一篇博文,详细论证了他称之为“动漫卡片 (Anime Cards)”的单词卡片为何优于句子卡片。
动漫卡片本质上是高质量的文本单词卡片,其背面总是包含:
- 一个例句
- 例句的音频
- 目标单词的单独音频
- 一张图片
我会在描述区附上 Quizmaster 博文的链接。虽然我们在很多观点上不一致,但我认为他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论点,并且为如何高效制作 Anki 卡片提供了很多很棒的通用建议。
不过,尽管我认为 Quizmaster 的博文对沉浸式学习社区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将这种卡片格式命名为“动漫卡片”实在有些不幸,因为它们与动漫本身毫无关系。因此,我决定将这类卡片简称为文本单词卡片。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虽然 Quizmaster 强烈认为每张单词卡片的背面都必须有双音频(单词+例句)和图片,但根据我的个人经验,虽然有音频和图片确实更好,但这并非决定性因素,卡片无论有没有这些元素都能发挥作用。所以我的看法是,如果方便获取音频和图片,那就加上;如果太麻烦,也不必过于纠结。在讨论不同卡片格式时,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区分背面带音频的文本单词卡片和不带音频的文本单词卡片。
总结与建议
好了,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两种卡片格式的运作方式,让我们来进行比较。
首先,我想再次强调,正如我在视频开头提到的,我认为这两种格式都是完全有效的,各有优缺点。我个人混合使用这两种卡片,也建议你这样做。
深入探讨:卡片格式的选择
我提到过,我学日语时只用句子卡片,但我目前正在学习普通话,在过去六个月里,作为实验,我尝试只用文本单词卡片。效果确实不错,但随着我的普通话进入中级水平,我发现自己又开始倾向于使用句子卡片。
反思之后,我得出的结论是:单词卡片更适合初学者,而句子卡片总体上更适合中级学习者。
原因如下:
复习句子卡片时,你需要确保完全理解整个句子,包括每个单词的含义以及整个句子的意思。对于初学者来说,这可能会非常累。而单词卡片则很友好,你只需要专注于理解一个单词。虽然背面仍然有例句帮助你确认对单词的理解,但因为你不需要测试自己对例句的理解程度,所以压力小得多。
同理,因为例句在单词卡片的背面,你不需要测试对其的理解,所以即使你不能完全理解例句的每个细节或细微差别,只要能抓住大意,它仍然能起到巩固你对目标单词理解的作用。这对于初学者进行句子挖掘非常有帮助,因为初学时很难找到只包含一个生词并且查了这个生词后就能完全理解的句子。
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单词卡片非常好,因为复习时的精神压力较小,而且寻找合适例句的标准也更宽松。
然而,一旦你达到中级水平,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
首先,当你在语言上打下一定基础后,单词卡片的两个优点(精神压力小、例句标准宽松)就不再那么重要了。你会发现,只包含一个生词的句子随处可见,确认自己完全理解这样的句子也不再是负担。
另一方面,单词卡片无法处理多义词的问题开始变得更加突出。例如,英语单词 “bark” 至少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狗叫声和树皮。假设一个英语学习者第一次在狗叫的语境中遇到 “bark”,并制作了一张单词卡片来学习。这在遇到 “tree’s bark”(树皮)这个意思之前都没问题。但是,你不能简单地做两张正面都写着 “bark” 的单词卡片,因为那样就无法区分它们了。
一种选择是在一张卡片上包含两个意思,但根据我的经验,用一张卡片学习一个单词的多个意思既费力又效果不佳。
更好的方法是制作两张句子卡片。一张正面写 “The dog’s bark was very loud.”,另一张正面写 “The tree’s bark was a dark brown.”。
(我需要提一下,Quizmaster 在他的博文中建议在单词卡片的正面添加一个“提示”字段,用于在这种情况下区分不同的含义。但在我看来,这基本上已经把单词卡片变成了句子卡片,所以我们不如直接把它当作句子卡片来看待。)
所以,总的来说,初学者通常只学习每个单词最常见的含义,因此单词卡片无法处理多义词的问题并不严重。然而,一旦你成为中级学习者,你就需要开始学习已知单词的多个含义,这时句子卡片就更有用了。
根据我的经验,对于中级学习者来说,句子卡片相对于单词卡片还有一个额外的重要优势:它们与单语释义的协同作用更好。
复习单词卡片时,你看到的是一个脱离语境的目标语言单词,你需要回忆它的意思。例如,一个日语学习者可能会做一张正面是「走る (hashiru)」,背面是 “to run” 的卡片。复习时,他看到「走る」,只需要回忆起英文释义 “to run”。只要目标单词的定义相对简短明了,复习单词卡片的过程就是流畅直接的。
问题在于,当你开始转向使用单语释义时,事情就变得更加抽象,这种流畅的复习过程就会被打断。为了说明这一点,我虚构了一个新的英语单词:intration。Intration 指的是“明知自己错了,没有生气的权利,却仍然感到愤怒”的情绪。
假设我们用单语释义制作一张单词卡片来学习 “intration”。卡片正面是 “intration”,背面是 “to experience anger despite understanding that you are in the wrong and have no right to be angry”。复习这张卡片时,为了确认你还记得这个词的意思,你要么必须回忆起整个冗长的定义,要么必须以某种方式清晰地回忆起这个词的抽象本质,足以让你确信自己确实理解了这个词。根据我的经验,试图回忆冗长的定义极其繁琐和累人;而试图直接回忆一个词的抽象本质,并清晰到足以自信地确认理解,则更加令人头疼。
相反,想象一下我们用以下句子制作一张句子卡片,句子放在正面:“Instead of lashing out like he always does, this time John experienced intration.” 看到这个句子时,我们的大脑会自然而然地被引导去想象 John 的情绪状态,从而不可避免地在这个过程中回忆起目标单词 “intration” 的含义。这使我们能够以一种自然且轻松的方式确认和巩固对目标单词含义的理解。
因此,句子卡片更适合与抽象的单语释义协同工作。
总结来说:
- 单词卡片的优点(对初学者):
- 复习时只需关注单个单词,精神压力较小。
- 对例句的要求不那么严格。
- 单词卡片的缺点(对中级学习者):
- 无法很好地处理多义词。
- 与抽象的单语释义配合不佳,复习起来很麻烦。
- 句子卡片的优点(对中级学习者):
- 非常适合学习多义词。
- 与抽象的单语释义协同效果更好。
随着你成为中级学习者,单词卡片的优点变得不那么重要,而其缺点则日益凸显。因此,对于中级学习者来说,主要使用句子卡片会是更好的选择。
话虽如此,无论你处于哪个学习阶段,混合使用两种卡片可能是最理想的。例如,即使是初学者,使用句子卡片来学习更抽象的动词和形容词可能也是有意义的;而无论你处于哪个水平,对于具体的名词,使用单词卡片可能总是最合理的。
当你尝试使用这两种卡片格式时,你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直觉,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这将帮助你根据具体单词选择最理想的卡片格式。事实上,我个人使用一种带有“条件单词字段”的 Anki 卡片类型。如果我填写了这个字段,卡片就变成单词卡片;如果我留空,它就变成句子卡片。我可以随时在两种格式之间切换。
关于记忆强度和复习速度的补充说明
关于这两种卡片格式,社区里还有一些常见的讨论点:
- 记忆强度: 有人认为单词卡片能创造更强的记忆,因为句子卡片“太简单”了。句子本身可以作为提示,让回忆单词变得更容易,从而减轻了记忆负担。这种担忧在于,如果大脑习惯了依赖 Anki 卡片中的特定例句,那么在沉浸式学习中遇到不同语境下的同一个词时,可能无法识别。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其影响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在 Anki 中能识别单词,但在沉浸中认不出来,这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使用哪种卡片格式。你需要多次在沉浸环境中遇到某些单词,记忆才能完全激活并变得与语境无关。虽然单词卡片在这方面可能略有优势,但我认为并不显著。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学日语时只用句子卡片,从未遇到 SRS 的学习效果无法迁移到沉浸环境中的问题。
- 复习速度: Quizmaster 在他的博文中声称复习单词卡片比句子卡片快得多。但这与我的经验不符。当我复习单词卡片时,我总是会阅读并听卡片背面的例句。这有助于巩固目标单词,同时也是获得完全可理解输入的机会。因此,从时间上看,无论是在正面还是背面阅读例句,花费的时间是相同的。此外,假设你已经是中级学习者,如果你愿意,完全可以快速复习句子卡片。对于中高级水平的人来说,阅读一个已经能理解的单句只需要几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