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内容整理自 Matt 的相关视频。文本由语音转录翻译而成,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视频链接:Ignoring Pitch Accent Is a MISTAKE
- 回应 George 对音高重音的看法,指出其理解表面化,且低估了自身发音错误。
- 学习音高重音基础重在提升听辨力,这是有效模仿和发音更自然的关键前提。
- 不理解音高重音就不应否定其价值,掌握基础能显著提升发音自然度。
引言与背景
大家好。来自 Japanese From Zero 的 George 刚刚上传了一个名为《音高重音很蠢,不服来辩》(Pitch Accent is Stupid, Change My Mind)的视频。
其实,我部分同意他提出的一些观点,但同时我也认为,在关于音高重音的大部分看法上,他有相当大的误解。虽然我不认为我能亲自改变他的想法,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他似乎已经固执己见,但我希望能借此机会,向各位日语学习者阐明音高重音的本质以及如何学习它。
免责声明:尊重 George
在深入讨论之前,我必须声明:我并非想要攻击 George。实际上,我非常喜欢 George。我视他为朋友。在我人生中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George 确实帮了我大忙。我认为他是一位出色的老师,他的 YouTube 频道也很棒。我知道他怀有最好的意图,也知道他帮助了很多人学习日语。
所以,这个视频并非意在专门攻击 George,我也不希望观看这个视频的任何人去攻击他。
对 George 理解程度的看法
话虽如此,当我看 George 的视频时,我非常清楚地感觉到,他对音高重音的理解仅停留在极其表面的层次。正因为如此,他实际上在向他人传播一些带有误导性的想法。
如果 George 真的训练自己去清晰地听辨音高重音,他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实际犯了多少音高重音错误,并且他也不会再对自己的日语口语如此自信了。
分析 George 的日语发音
在分析 George 提出的论点之前,我想先看看他讲日语的一个视频片段,并向大家指出 George 的音高重音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我知道这可能看起来像是在攻击 George 或显得有些刻薄,但这对于我稍后要阐述的论点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这里是 George 的 Eigo Egg 频道。这是他面向日本观众的 YouTube 频道,制作关于学习英语的视频。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频道上最新的视频,发布于两年前(因为他现在不怎么更新这个频道了)。
接下来,每当我个人注意到一个音高重音错误时,我会指出来。
(播放 George 说日语的片段,并计数错误:以前 (ìzen) → (ízen), 時 (tokì) → (tóki), 見つけて (mitsuketè) → (mítsukete), 特別 (tokubetsù) → (tokúbetsu), 新しい (atarashii) → (átarashii), 英語 (eigò) → (éigo), 日本語 (nihongò) → (nihóngo))
好了,就到这里。这只是 George 讲日语 30 多秒的片段,(错误计数:8)。请记住,在即兴讲日语的大约 30 秒内,George 犯了多少个音高重音错误。
George 视频中的主要论点
现在我们来讨论 George 在他视频中提出的论点。
总的来说,我将 George 的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 观点一:即使你不专门学习音高重音,只要听日语并模仿,你的日语发音水平也能达到“足够好”的程度,不会遇到真正的沟通问题。
- 观点二:试图从“足够好”提升到“完美”的程度,通过专门学习音高重音,对大多数日语学习者来说,付出的努力远大于回报,太过麻烦。
对观点一的分析:模仿是否“足够好”?
让我详细讨论这两点。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观点:即使不学习音高重音,也能达到“足够好”的水平。
关于这一点,我其实是同意的。我认为 George 是对的,而且我认为 George 本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因为 George 非常明确地表示他从未亲自学习过音高重音,而他的日语确实足够好,好到能和日本人无障碍交流。事实上,我确信他甚至曾做过翻译或口译工作。我可以亲自证明,理解他的日语毫无问题,而且我认为日本任何地方的人理解他也不会有太大困难。
所以,是的,“即使不学习音高重音,最终也能足够好”这个观点确实有其合理性。但是,我不认为这个观点像 George 所想的那么绝对正确。你看,George 似乎认为,虽然他可能不是 100% 完美,但他的音高重音已经相当不错了,就像只是偶尔会犯个错。这是我从他谈论此事的方式中感受到的。
(引用 George 的话:“我从没学过音高重音。你猜怎么着?我的日语很好。”)
但正如我们刚才所见,George 实际上犯了相当多的音高重音错误。再次强调,这并没有到妨碍日本人理解他的程度,但这确实会很显眼。想象一下,如果我说英语时,每个句子都弄错重音(此处应指英语的单词重音),比如我说“Tomorrow [toMORrow] I will go to the doctor [docTOR]. I have an appointment [apPOINTment], you know?” 听起来就会很奇怪。有些英语的外国学习者就有类似这样的口音。是的,你能听懂,没问题,但大多数母语者会更希望听到自然、标准的英语。这更容易让大脑处理。“I have a doctor’s appointment tomorrow.” 这是我们习惯听到的方式,所以它确实让大脑处理起来更省力。音高重音错误和非错误之间的区别也是类似的情况。
对观点二的分析:学习音高重音的价值与难度
现在谈谈我想指出的最后一点:因为 George 没有训练自己去专门感知音高重音,他对自已犯了多少音高重音错误有点“无知”。
你看,当你刚开始作为西方人学习日语时,你的耳朵没有经过训练,无法听出音高重音的区别。它们听起来可能都差不多,或者你就是听不出差异。但对日本人来说,音高重音的差异会造成巨大的不同。这就像英语中 “tomorrow” [toMORrow] 和 “tomorrow” [TOMorrow] 的区别一样(此处继续用英语重音作类比)。这是我们(母语者)本能会注意到的东西,当它出错时,我们就会注意到。
作为证明,我的频道上其实有一个视频,就是一个日本人打断对话,指出另一个日本人犯了音高重音错误的片段合集。(引用日语母语者纠正音高重音的例子片段)我认为这个视频证明了日本人确实非常关注音高重音,他们在意它,当他们听到错误的音高重音时,会感到不适。
所以我认为,现在的情况是,George 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他在多大程度上忽略了音高重音,因为他从未训练自己去听辨它。而且,虽然日本人肯定听到了所有这些音高重音错误,并且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但他们可能只是没有向 George 指出。因为总的来说,日本人对于外国人能说日语这件事已经很高兴了,他们通常不会那么挑剔。(引用 Dogen 视频片段)因此,George 可能没有收到太多关于他音高重音错误的反馈,因为日本人一般不给说日语的外国人负面反馈。(引用 George 视频片段:“在日本,有谁在日常对话中跟你提过音高重音吗?从来没有。即使在深入交谈中也没有。”)
但根据我的经验,随着我的音高重音不断改进,我越来越经常地从日本人那里得到关于我发音有多好、我的话更容易理解、以及我听起来比他们遇到的大多数外国人更自然的称赞。这对我来说证明了日本人确实很欣赏(正确的发音)。
那么,第二个观点呢?即音高重音太复杂了,不值得费劲去学。这一点我完全不同意,我认为这种想法源于 George 自己并不理解音高重音。他从未真正学习过它。
你看,是的,如果你试图记住每一个音高重音规则,并在说话时尝试应用所有规则,那很可能行不通。日语的音高重音确实非常复杂,是的,在需要对话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时计算所有这些规则。(引用 George 视频片段:“你真的会炸掉的,你会死掉的。”)
但问题是,学习音高重音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实时应用规则,而在于它能解锁你的感知能力。
就像我之前谈到的,那些没有学过音高重音的人通常听不出音高重音的区别。如果你学习了音高重音,你就能开始留意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以训练自己能够非常清晰地听到它。一旦你能清晰地听到它,那么你模仿它的能力就会好得多。
你看,George 在他的视频里其实引用了一句我非常喜欢的话。(引用 George 视频片段:“你得是个真正的傻瓜,才会听到一种语言而不去模仿你听到的方式。”)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如果你听不准,那么你自己也无法模仿。你会陷入这样一种境地:你以为自己完美地模仿了听到的内容,但实际上,在日本人听来,你的发音听起来相当不同。(再次引用音高对比片段)
因此,通过学习音高重音,了解这些不同的模式和规则的基础知识,你就能开始留意音高重音。通过留意它,你就能听得越来越好。然后,一旦你能非常清晰地听到它,你的模仿能力将远超以往。
所以,实际上,我同意 George 的观点,音高重音的关键在于模仿。这不仅对音高重音如此,对所有外语学习中的发音都是如此。听起来好的关键是模仿。但问题是,如果你听不准,如果你无法感知声音中所有细微的差别,那么你就无法正确模仿。准确感知的能力是模仿真正起作用的前提条件。而为了训练自己听辨音高重音,你就必须先学习一点关于音高重音到底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如果 George 真的训练自己清晰地听辨音高重音,他会震惊地发现自己犯了多少音高重音错误,并且他也不会再对自己的日语口语那么自信了。
总结与 Refold 介绍
总结一下我对整个事情的看法:首先,是的,即使不学习音高重音,你的发音水平也可能最终达到“足够好”,好到与日本人交流不成问题。
但是,如果你学习音高重音,你的发音可以好得多,而且日本人真的会欣赏这一点。这是我的亲身经历。其次,学习音高重音并不像 George 想象的那么难。(再次引用 George 的话)你只需要真正学习基础知识,在听日语时稍微留意一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听得越来越好。而正是这种听辨能力,会自然而然地让你通过模仿,使发音听起来好得多。
当然,如果你真的想在日语上达到 100% 的完美,那你可能需要去记住所有的音高重音规则。这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同意 George 的看法,对绝大多数日语学习者来说,追求到那个程度可能不值得。但我认为,仅仅学习音高重音的基础知识,学会听辨音高重音,这实际上并不太难,也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而且我认为它能给你的发音带来巨大的好处,以至于对大多数日语学习者来说,这实际上是值得的。
现在,我对 George 真正的批评,并非在于我不同意他对音高重音的看法,而在于 George 对音高重音似乎持有非常强烈的观点,尽管他从未真正学习过音高重音,也不真正理解它是什么。(再次引用 George 的话)George 在他的新视频中有点承认,他大概只看了三个关于音高重音的视频。想象一下,如果有人看了三个关于物理学的视频,然后就试图谈论物理学是否值得学习。如果你只看了三段视频,你就无法对某件事形成真正的见解。这只会给你带来极其表面的理解,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你看,如果 George 真的花时间去学习音高重音的基础知识,理解不同的模式,训练自己听辨真实日语中的不同模式,然后,在做完所有这些之后,他站出来说:“你知道吗?我研究过音高重音了,我学了,但我仍然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值得学。” 那样的话,我会更能尊重他的结论,因为这是来自一个真正懂行的人的看法。
(引用 George 另一视频标题:“当你对某事一无所知时,别再表现得那么权威!”)当我观看 George 的视频时,我非常清楚地感觉到,他对音高重音的理解仅停留在极其表面的层次。正因为如此,他实际上在向他人传播一些带有误导性的想法。所以,我最大的批评其实是这个更宏观的观点:我们不应该对我们不真正理解的事情持有(强烈的)看法。
最后,我想以一个我完全同意 George 的观点来结束,那就是:很多日语学习者最终会陷入“比大小”的竞赛中,他们表现得非常自大,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或者甚至很多时候,他们表现得自大和傲慢是因为他们追随的“大师”比别人追随的“大师”更厉害。我只是觉得这非常愚蠢和可笑。你作为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你的日语有多好,或者你的“大师”日语有多好。所以我完全同意,作为一个社群,我们应该更文明、更少评判、更少傲慢。但与此同时,这也不是忽视音高重音在日语中极其重要这一事实的理由。
非常感谢每一位观看到我这段“吐槽”结尾的朋友。如果这是你第一次看我的视频,我叫 Matt。我有一个名为 Refold 的语言学习项目和网站,你可以去看看。它是完全免费的,讲述了如何从零开始到流利掌握任何语言,不仅仅是日语。我们有一个提供专属内容的 Patreon,也有一个免费的 Discord 社群。所以,如果大家对此感兴趣,一定要去看看。非常感谢,我们下个视频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