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old Q&A 被动收听的收益

(本系列内容摘录自 https://www.youtube.com/@Refold/ 中 Matt 参与的问答。因内容由语音转录翻译而成,文本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Q:
你如何看待在工作或遛狗时进行的被动收听?目前,我尝试尽可能多地在后台被动收听已经精细沉浸过的内容。想知道你对其效果的看法。

A:
我认为这是有益的,这也是我们将它纳入 Refold 体系的原因。

我的想法是,注意力是一个频谱。在频谱的一端是密集的主动沉浸式学习,即使在无阻沉浸中,你也在全神贯注,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处理语言信息,不会以任何方式分心。

而在频谱的另一端,你只是在后台播放语音,但你基本上忽略了它,你可能没有听到任何东西。你的注意力靠近频谱的专注端,获得的益处就越多。

比如你在遛狗的过程中,有 5 分钟的高度专注,几乎相当于主动沉浸,接下来的 5 分钟开始走神,思考别的问题,注意力滑向光谱中段甚至低段区域,这时收益就会减少。

被动收听的收益是动态的,非常受具体场景影响,你知道,它会在频谱中流畅地移动,而且它也取决于上下文。比如开车时,可能非常接近主动沉浸。而烹饪时若需要大量思考,收益就会大幅降低。

虽然不清楚你在工作或者遛狗时的专注程度,但基本上,注意力越集中,效果越接近主动沉浸。而且中间状态的被动收听也可以很有价值,特别是在与其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

某种程度上,被动收听的收益是零成本的,因为它是在无法进行主动学习的时候进行,获得的都是额外收益。

虽然无法量化不同注意力层级的收益值,但经验和直觉都表明:语言接触量越大,掌握程度就越好。被动听力永远优于完全不听。